当前位置: 首页 > 篮球 > NBA

老鹰怎么破局多年徘徊在附加赛区手里却没有自己的选秀权

2025-04-25 23:27:42

译者注:本文原发表自The Athletic,作者是John Hollinger ,文中数据均截至原文发稿前(当地时间4月23日),文中观点与译者及平台无关。

如何摆脱附加赛的困境?这可能是NBA球队面临的最艰巨挑战。至少当球队选择摆烂时,所有人的目标都清晰可见。

亚特兰大老鹰队在2024-25赛季既想即刻赢球又想为未来布局的矛盾姿态,正是这种困境的绝佳例证。这种摇摆不定导致他们连续第四年进入附加赛,期间平均每个赛季取得40胜。球队与当家球星特雷-杨之间的微妙关系也映射出同样的难题,我们稍后将深入探讨。

首先来看最新动态:本周一老鹰队通过一份略显怪异的媒体声明宣布与篮球运营总裁兰德里-菲尔兹分道扬镳。这份声明先是郑重其事地宣布将聘用猎头公司寻找新任篮球运营总裁,随后才顺带提及解雇总经理的决定。目前昂西-萨勒将暂时接管总经理职务,但球队计划在管理层之上聘请新的领导者。

undefined

菲尔兹于2023年1月接替卸任的前任总裁特拉维斯-施伦克,但实际掌权时间线存在模糊地带。早在2022年休赛期,当球队决定用多个无保护首轮签从圣安东尼奥马刺交易来德章泰-穆雷时——这桩交易曾遭到施伦克强烈反对——菲尔兹就已经握有重大话语权。

这次交易失误堪称球队近三年运作周期中的最大败笔,而随后出现的组织管理混乱则紧随其后位列第二。

在完成穆雷交易后的近两年时间里,老鹰仅做出两笔重要操作:用五个次轮签换来表现平庸(随后又不幸遭遇伤病)的萨迪克-贝,以及将约翰-科林斯交易至犹他爵士,换回即将到期的鲁迪-盖伊的合同和一根吃了一半的棒棒糖。

在过去18个月的交易周期,他们则相对活跃,其中既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误操作,与其他多数球队的运作轨迹并无二致。老鹰或许会后悔在选秀中选择了AJ-格里芬和科比-巴夫金而非塔里-伊森和波杰姆斯基,但事后诸葛亮的评判总是容易。他们在2023年次轮秀穆罕默德-盖耶身上或许有所斩获,而与德章泰-穆雷、杰伦-约翰逊、奥孔武以及博格丹-博格达诺维奇续约的决定也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关于2024年状元里萨谢的最终评价尚待观察——他经历了慢热的开局、令人振奋的三月表现以及两场糟糕的附加赛——但该届选秀可能并未产出真正能改变比赛走势的球员。人们不禁猜测,如果老鹰早知卡佩拉油箱见底,是否该更加关注多诺万-克林根?不过这种假设或许并无必要。毕竟在获得状元签后强调“按需选秀”本身就略显荒谬,因为状元理应是球队长期建队的核心基石。

值得欣慰的是,老鹰通过与新奥尔良鹈鹕的交易收回了部分对穆雷的投资,获得防守悍将戴森-丹尼尔斯和两个首轮签——这堪称菲尔兹任期内最亮眼的交易操作。此外,他们趁德安德烈-亨特打出职业生涯最佳表现之际,从克利夫兰骑士队换来两个选秀互换权和三个次轮签,成功实现资产变现。不过另一方面,与洛杉矶快船那笔令人费解的交易却让球队付出了选秀权代价送走博格达诺维奇,同时还要接手特伦斯-曼恩剩余三年4700万美元的合同。

如果说过去几年老鹰队始终给人一种进退维谷的观感,其背后确有深层次原因:尽管菲尔兹名义上执掌大权,但管理层内部充斥着相互掣肘的嘈杂声音。

据联盟消息人士透露,球队老板托尼-雷斯勒之子尼克-雷斯勒长期拥有重要话语权,尽管本赛季他的日常参与度看似有所降低,但知情人士透露他仍会参与所有重大决策的讨论。主帅奎因-斯奈德——这位曾在2023年初被从哥斯达黎加海滩度假中紧急召来的教头——依然保持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其高昂薪资便是明证)。管理层中还有昂西-萨勒、助理总经理凯尔-科沃尔、前骑士总经理克里斯-格兰特以及从经纪人转型的顾问克里斯-埃门斯等多方势力。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人员外,篮球运营部门另有七位挂着副总裁头衔的高管。

雷斯勒偶尔还会跨出管理层框架寻求建议,包括他倚重的小股东格兰特-希尔。多数消息灵通人士认为,雷斯勒心中接任者的首选正是希尔,且只要后者愿意,职位早已唾手可得。可惜现实是,比起深陷老鹰队的经营泥潭,希尔显然更热衷于执掌美国男篮事务和解说NCAA锦标赛。

因此,老鹰选择借助猎头公司完成这项高难度任务:既要找到具备足够威望的球队总裁人选,又需对方甘愿接手这个注定充满挑战的职位。鲍勃-迈尔斯(勇士前总经理)、马赛-乌杰里(猛龙总裁)或蒂姆-康奈利(森林狼总裁)这类顶级操盘手会考虑加盟吗?即便雷斯勒开出天价支票,答案恐怕依然是否定的。那么退而求其次,启用有过失败经历的二线高管或资历尚浅的新人(传闻候选人包括76人高管埃尔顿-布兰德)呢?

新任总裁面临的挑战远不止调和内部矛盾,还需直面以下现实:球队现有教练与总经理合约在身,刚以40胜42负结束赛季,未来薪资空间受限,且2026年(互换权)和2027年(无保护)的首轮签归属马刺。这意味着至少未来两年内摆烂重建已无可能,但球队现有阵容又不足以冲击总冠军。

这将我们引向新任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核心课题:特雷-杨。这位当家控卫的合同还剩最后一年,随后将拥有2026-27赛季4900万美元的球员选项。尽管杨仍是联盟助攻王级别的关键球员,但当他下场休息时,老鹰进攻效率骤降至可怜的105.2,体系运转完全失灵。

但问题在于,杨并非联盟前15级别的超级巨星。他究竟够格作为争冠球队的建队基石,还是说仅是能保证球队36胜底线、上限不过42胜的核心?本赛季杨的突破第一步速度明显下滑,导致其单打突破能力大幅削弱,或许可归咎于困扰整个赛季的跟腱伤势。然而这位身高6尺1寸(约183cm)、依赖速度的后卫即将步入而立之年,若给予顶薪续约,联盟近年来针对“非篮球动作”的规则调整,将使其招牌造犯规技巧更加大打折扣。

如此境况下,是否值得奉上多年顶薪续约?抑或应当及时止损,趁着尚有交易价值时送走杨,转而围绕队内其他年轻球员重建——即便此时老鹰已失去对多个选秀权的控制?

近期联盟内部关于老鹰可能选择后者的传闻渐起。但任何交易都需要双方合意,目前围绕杨的交易困局在于市场热度不足——这或许解释了为何2024年休赛期被送走的是穆雷而非杨。若老鹰期待通过杨的交易获得米卡尔-布里奇斯或鲁迪-戈贝尔级别的回报,他们恐将大失所望,因为特雷-杨的实际价值可能更接近布兰登-英格拉姆交易的层级。球队管理层是否已做好接受这种落差的心理准备?

更具想象空间的方案或是寻求球星互换的“易地重生”式交易:例如用杨交换拉梅洛-鲍尔或贾-莫兰特——这两位同样身背大合同的天才控卫,其交易市场热度或许与他们的名气并不相称。

尽管杨是当前最棘手的难题,但绝非唯一挑战。斯奈德教练合约尚在身,他成功推动了杰伦-约翰逊、丹尼尔斯、里萨谢、奥孔武和盖耶等年轻球员的成长,甚至让杨在防守端有所投入。不过若马刺等心仪职位出现空缺,斯奈德本人或许会产生跳槽念头。

戴森-丹尼尔斯在斩获抢断王并入围最佳防守球员和进步最快球员最终候选后,即将面临续约谈判。卡佩拉从“优雅老化”滑向“纯粹老化”的现实,迫使球队必须寻找新的首发中锋,但仅有的补强工具是迷你中产特例(老鹰仍持有穆雷交易产生的2500万美元交易特例)。

阵容深处还潜伏着更多疑问:里萨谢能否成长为更稳定的进攻威胁?经历两个伤病缠身的赛季后,巴夫金能否蜕变为可靠的轮换后卫?若不能,球队能否找到合格替补控卫以避免杨下场时进攻体系崩溃?自由球员小拉里-南斯和勒韦尔是否值得续约?

最后,新任掌舵者必须速成研究即将到来的六月选秀,老鹰预计手握第13和22顺位选秀权。(第13顺位可能因萨克拉门托国王抽中乐透前四而消失,若老鹰当初交易给马刺的选秀权意外进入前四,该顺位甚至可能跌至第14位,堪称噩梦情景。)

在预计奢侈税线下仅剩4000万美元操作空间(雷斯勒时代从未超税)且大部分需用于中锋补强的情况下,管理层必将面临艰难抉择。

综上所述,老鹰未来数个赛季恐难逃在联盟中游徘徊的命运。新任管理者若想将球队在东部版图上提升,其任务难度实则远超接手一支彻底摆烂的球队——这既需在有限资源下精准操作,又要在多方角力中把控航向,堪称联盟最棘手的重建工程之一。